各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进一步推进信易贷工作的若干措施》已经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市进一步推进信易贷工作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要求和全国信易贷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信用融资服务机制,加强广州信易贷平台建设,发挥信用在打通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当中的重要作用,在继续落实《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广州站)建设工作方案》基础上,制定以下措施。
一、建立信易贷联动协调机制。建立由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挂帅,市信用办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易贷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信易贷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推动数据共享、企业入驻、政策配套、宣传推广等工作快速落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多方联动,协同推进“信易贷”工作落地生效。
二、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和质量治理力度。以信用贷款风险特征为导向,以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对政府部门、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所掌握的信用信息“应归尽归”。完善以公共信用代码为标识的信用数据标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清洗、校核、入库、核查工作机制,加强常态化数据质量监管,提高信用信息精准度。
三、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查询共享机制。着力提升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效率,准确、高效保障信易贷专项数据查询服务。签订数据对接补充协议,在模糊查询、获取企业名称名录、数据隐私计算等方面对广州信易贷平台给予授权,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应用。采用“数据安全屋”、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匿踪查询等技术,探索信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应用方式。
四、打造信易贷专属品牌。完善“电力信易贷”“物流信易贷”“海关信易贷”产品功能和服务,提高产品服务规模。研究开发“税易贷”产品,推动扩大“银税互动”机制应用领域,发挥纳税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公共资源交易、动产抵押中心、公积金中心、水电气公司等单位与广州信易贷平台之间开展数据开发应用,会同金融机构研发更多“行业特征+信用数据”的专属信贷产品,增加中小企业融资供给。
五、建立完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与广州信易贷平台对接,激励银行业机构敢贷款、能贷款。支持南沙区设立专项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各区创新“信易贷”运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缓释和共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六、进一步完善信易贷平台功能。加强与金融机构风控系统对接,完善广州信易贷平台智能匹配、智能派单、贷后跟踪预警等功能,提升“秒批秒贷”类信易贷产品品种和数量;推进信易贷APP上线运营,增加企业评估报告、企业信用名片、风险提示等功能,打造信用融资服务品牌。对接微警认证系统,支持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认证。推动广州信易贷平台对接广州仲裁委信息平台、互联网法院信息平台,建立信易贷不良贷款快速、批量处置机制,提高金融纠纷处置率,维护金融债权。
七、完善白名单推介机制。加强审核把关,建立完善信易贷推荐企业名单工作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衔接,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引导金融机构在融资授信等方面给予白名单企业便利。
八、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信用记录、信用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管理能力,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持续加强广州信易贷平台的宣传推广,全方位宣传信用融资产品及服务,积极发动辖区、行业领域中小企业在广州信易贷平台注册。通过市区政务服务大厅、银行网点、纳税大厅、部门门户网站等多渠道、全方位推广。
九、建立平台长效稳定运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使用广州信易贷平台提供的企业综合评估报告,提升金融机构贷前、贷后风险管理能力。支持各区各部门通过广州信易贷平台对接展示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在不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前提下,支持广州信易贷平台运营机构通过提供大数据服务等向金融机构收取适当费用,逐步建立市场化发展机制。
十、建立统计通报考核制度。将各区各部门开展信易贷宣传推广应用等工作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纳入年度信用工作考核内容。定期统计、分析、通报信易贷工作进展情况及风险监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