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解决制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取得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科技成果,现发布2023年度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
由项目申报单位组织科研人员按照申报指南自行申报,通过广州科技大脑填报项目申报书并提交有关申报材料,经项目组织单位推荐、市科技局组织评审和审核等程序后,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
二、申报条件
(一)牵头申报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应为广州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在广州市视同法人单位统计的企业非法人分支机构。
视同法人单位统计的企业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具有独立经营场所,以该分支机构的名义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年(含)以上,且在广州地区“纳统”。
(二)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机构与广州市企业合作申报。
(三)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第1名)应为申报单位正式职工,除两院院士外年龄不超过60周岁(指196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项目实施期内在职。在职公务员、退休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四)申报单位、合作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未在科研诚信惩戒期内。
三、申报限制
(一)市科技计划已立项竞争性项目不得再次申报,同一项目不得申报不同的科技计划类别,已获得国家级、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或市级其他部门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二)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研和当年新申报的市科技计划竞争性项目累计不得超过1项;作为项目主要承担人(项目组成员第2名和第3名),在研和当年新申报的市科技计划竞争性项目累计不得超过2项。
“在研”项目是指,在申报新市科技计划项目前,存在未完成项目验收流程或终止流程的竞争性项目。
(三)申报单位存在到期未验项目的,不得新申报竞争性项目。
“到期未验收”项目是指,在申报新市科技计划项目前,项目申报单位存在2022年1月15日前合同到期且未验收或终止的市科技计划竞争性项目的。
(四)申报单位同一年度最多申报2项竞争性项目。
(五)申报单位全年研发费用总额应占该企业当年营业收入总额的3%以上(含3%),以申报单位最新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为准。
四、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合作单位注册。申报单位、合作单位进入广州科技大脑按要求完成单位用户注册(新开户),获取单位用户名及密码;已有单位用户账号的,无需另行注册。
(二)单位和申报人信息维护。单位用户登录广州科技大脑,完善录入单位信息基本情况。申报人根据需要自行注册账号,完善个人信息。
(三)项目申报。申报人登录广州科技大脑,选择该项目专题,在线填写申报材料后,提交至申报单位审核。
(四)单位审核。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确保申报质量,通过后提交至组织单位审核。
(五)审核推荐。组织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网上推荐。申报单位如需修改申报信息可与组织单位联系,经组织单位网上推荐的项目不再退回修改。
五、实施期限
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4月1日—2026年3月31日,实施期限为3年。
六、申报时间
申报单位网上申报开始时间为2022年4月21日9时,申报材料网上提交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2日20时,组织单位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20时。
七、注意事项
(一)申报单位应合理安排项目申报书填报和材料提交时间,避免出现在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到期前平台网络繁忙耽误申报。
(二)项目申报受理和评审立项等信息可在平台系统上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