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相关部署,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现启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工作,并根据指南编制和征求意见时各单位反馈,设立了开放性课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二)项目内容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无正当合理的依据不予修改调整。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
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
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
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
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
6.在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信用信息以及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涉案信息中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有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四)申报单位应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按实申报,且应符合申报指南有关要求。
二、申报方式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三、评审及立项说明
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由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对申报项目的背景、依据、技术路线、科研能力、时间进度、经费预算、绩效目标等进行评审论证,并进行技术就绪度等专业化评估:
(一)技术就绪度与先进性评估。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主要支持技术就绪度3-6级的项目,项目完成时技术就绪度一般应达到7-9级,原则上项目完成后技术就绪度应有3级以上提高(技术就绪度标准见附件2),各申报单位应在可行性报告中按照要求(阳光政务平台申报系统提供可行性报告提纲)对此进行阐述。
(二)查重分析。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照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历年资助项目与广东省科技计划历年资助项目,对拟立项项目进行查重。
(三)知识产权分析评议。重大专项项目研究成果应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请各申报单位按照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见附件3)的有关要求加强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提出本项目研发内容的高质量知识产权目标,并在可行性报告中按照要求(阳光政务平台申报系统提供可行性报告提纲)对此进行阐述,勿简单以专利数量、论文数量作为项目目标。
拟立项项目经领域专家和战略咨询专家审议,并按程序报批后纳入项目库管理,按年度财政预算及项目落地情况分批出库支持,视项目进展分阶段进行拨付资金。
四、申报时间
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常年有效,采取“集中申报集中处理”与“常年申报分批处理”相结合的方式。2018年10月30日前提交的项目将作为首批启动组织项目,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2日。书面材料报送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综合业务办理大厅(邮政编码:510033)
附件: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2.技术就绪度评价标准及细则
3.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附件 1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2018‐2019 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按照“推动人工智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 2018-2019 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项目安排计划,力争全面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应用,攻克一批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本重大专项 2018-2019 年度指南共设置前沿与关键技术攻关、关键部件和系统研发、行业创新应用、开放性课题、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研究及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对接国家平台建设等 6 个专题,拟支持项目 20 个左右(不含开放性课题数)。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 3 年。
一、公开择优类
专题一:前沿与重点技术研发(专题编号:0107)
项目 1:人工智能理论、算法
(一)研究内容
研究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基础理论,包括建立可解释、可包容和稳健的通用人工智能理论新模型新方法;跨媒体感知认知理论,包括多模态统一感知认知理论及多模态协同模型;高级机器学习理论,包括统计学习基础理论、不确定性推理与决策、分布式学习等学习理论和高效模型。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形成面向场景需求的关键算法库及知识产权,可解决真实环境下的场景解析、动作分析等实际应用问题,支撑应用系统搭建,如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理论及计算模型可面向工业互联、金融计算等方向搭建系统,跨媒体感知理论及计算模型可面向智能交通、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方向搭建系统,高级机器学习理论及计算模型可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生物识别安全认证、智能教育等方向搭建系统等;提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草案;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5 件以上,申请软件著作权 5 件以上,发表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 5 篇以上。
(三)支持强度和申报要求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2:人工智能基础处理器芯片
(一)研究内容
面向高性能计算、大规模神经网络、图像识别与处理、深度机器学习等功能,研究适合人工智能的混合硬件计算架构,研究智能数据处理、计算存储融合等算法设计、仿真、FPGA 验证以及 ASIC 设计关键技术,实现可对标国际先导的智能数据处理器芯片自主研发。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形成算法技术硬件化和系统应用能力,实现一类以上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智能数据存储处理器芯片、智能在线学习芯片等智能数据处理芯片的研发应用,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实施期内实现芯片应用产品销售 5000 万元左右;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15 件以上,发表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 5 篇以上。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1000 万元左右/项。
专题二:关键部件和系统研发(专题编号:0108)
项目 1:身份识别系统
(一)研究内容
研究面向公共安全的图像视频识别、语音语义识别、人员身份识别技术(例如人脸、指纹、姿态、身份证、网络虚拟身份等)等系统核心算法、软件建模、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架构技术。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实现识别率大于 90%,面向典型行业实现不少于 2 个行业应用示范;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5 件以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5 个以上,编制技术标准或规
范 3 份以上。
(三)支持强度和申报要求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2:无人机飞行安全监测与反制
(一)研究内容
研究面向无人机飞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监测方法,研发无人机飞行监测软硬件系统与无人机反制系统,构建无人机飞行性能、智能感知与避障能力、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测试评价体系,研发用于测试评价验证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具备无人机飞行轨迹绘制、轨迹存储、报警等功能的实时监控云平台,开发无人机反制的空中控制或地面干扰装置。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形成半实物仿真验证平台 1 个;监控云平台接入节点不少于 500 个,监控范围半径不低于 5000 米;反制成功率达到 90%;可实现实时飞行禁飞区警示、返航、紧急降落及干扰枪强制迫降;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5 件以上;形成无人机系统检测技术规范 10 份以上,提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草案 3 项以上。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3:远海多无人船自主循迹与交互
(一)研究内容
研究远海多无人船自主交互、多无人船组合导航、作业
过程信息获取、自组织循迹策略、自动定点作业等技术;开发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智能作业机械系统等,可实现远海环境无人船自主循迹和交互作业应用。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可实现同等船只数量时作业效率提升 30% 以上;单船满载工况下静水航速不小于 40 节,4 级海况下航速可不小于 30 节;可搭载母船,并能在 4 级海况下正常收放作业, 5 级海况下可安全航行;不少于 3 处远海无人船自主循迹和交互作业示范点;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5 件以上。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4:智能网联汽车视觉感知与人机交互
(一)研究内容
研究汽车驾驶视觉感知技术,包括昼夜视像技术、夜视补光技术、图像增强技术、雷达视像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多处理层深度学习;研究人、车、道路之间的自然交互环境的 HMI 技术,开发自动泊车舵机控制、主动转向系统。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完成智能网联汽车视觉感知与人机交互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5:机器视觉感知与人机交互
(一)研究内容
研究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包括机器人场景目标视觉信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解决真实环境下的机器人自主视觉引导、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专题三:面向行业的典型示范应用和创新场景培育(专
项目 1:面向金融、安防或教育等任一领域的智能感知
(一)研究内容
研究图像(如人脸、指静脉等)、语音语义智能感知识别和预测等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在金融、安防或教育等其中一个基础较好的领域,优先开展应用示范。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实现在复杂环境下人脸识别率大于 98%,指静脉拒真率小于 0.01%,认假率小于 0.0001%,语音识别准确率大于 90%,语义分类准确率大于 95%,进行不少于 2 处应用示范,形成标准规范 2 件以上,优先支持主导上述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实施期内产值超过 2000 万元左右;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5 件以上,申请软件著作权 3 件以上。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10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2:面向医疗、制造、检测或科研研发等创新场景
的任一领域高级机器学习应用示范
(一)研究内容
在领域数据不足的条件下,研究深度迁移学习技术;研究深度模型搜索与自适应超参数定义技术,实现面向场景的渐进自动化增量学习;研究面向医疗、制造或科研研发等其中一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实现具有机器学习、智能分析、辅助决策、智能诊断、方案优化等技术的人工智能系统。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面向单个行业实现至少 5 种主要场景的高
功能,项目完成时实现
3 种场景的增量学习模型;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10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3:无人驾驶开放测试场应用示范
(一)研究内容
研究面向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或无人船等领域的开放测试场,重点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或无人机、无人船)自主驾驶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重要测试方法,研发测试道路(或航线、航道)相应试验装置及基础测控软硬件系统,研究无人驾驶测试安全、应急方法及监控终端,构建涵盖内外场的无人驾驶汽车(或无人机、无人船)测试评价体系。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形成涵盖驾驶规则、测试规程、安全及应
范 20 份以上;完成涵
驾驶评测;申请发明专利 5 件以上。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1000 万元左右/项。
项目 4:数据标注技术研究及典型机器学习样本数据库
(一)研究内容
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标签与标注标准化技术,研究标准大数据知识图谱,建立关键技术标准与体系;研究标准化的数据深度搜索、数据深度爬取、数据深度加工、数据深度生成和数据交互核心技术,实现面向场景的数据专业化需求智能提取、标注和输出;分析同一对象在数据空间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自动化数据增广技术;开展标准数据集技术应用示范;研究标准数据集 AI 水平测评技术。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构建基于标准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本体库,
准数据集 AI 水平评价体系,
键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 500 万元左右/项。
专题四:开放性课题(专题编号:0110)
(一)研究内容
支持针对应用目标明确、有望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的
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互能力为重点的关键和共性技术,且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及
(二)考核指标
鼓励和支持立论根据充足、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
文;技术攻关类成果应达到
(三)支持强度
资助额度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核算,资助项目数 5
二、定向委托类
专题五:对接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
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须建立面向医疗机构的新型医学影像早期疾病筛查技术的模型和应用,实现至少 5 类高发高危病种的疾病早筛智能诊断;建成 AI 能力评价体系,基于图像数据资源标注与分类标准,引导 5 个以上外部团队实现至少 5 类其他病种早筛智能诊断;建成基于医疗大数据应用于基层的智能诊疗平台,为基层医生提供实效、实时的决策支持,基层医院应用数量不少于 300 家。
专题六: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研究及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建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
须完成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路线图;建成广东省人工智能机构信息数据库与专家信息数据库;建成人工智能标准信息采集与共享平台,申请软件著作权 5 件以上;发布年度广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报告;完成年度产业政策分析报告;每年须面向 2 个以上行业进行 AI 能力评价并编制相应技术标准或规范 5 份以上。
以上项目采用推荐论证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