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精神部署,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作用,打造我省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力量,培育专业化智库和咨询机构,现发布2018~2019年度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主要包括创新治理公开、科技创新治理重大问题研究、科技管理改革重点问题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研究、社会发展与民生领域政策性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以及改革开放40年标志性科技成果梳理研究等专题。有关事项如下:
一、组织方式
本专题按照指南要求进行公开申报,根据不同类型项目分别采取竞争择优、定向择优、定向委托等立项方式,遴选承担单位。项目申报单位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
二、申报要求
(一) 竞争择优课题面向全国法人机构开放申报。
(二) 竞争择优课题以外的其他课题,可以联合申报。第一申报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应为广东省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有一支能胜任重大决策研究任务、学科及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项目参与单位可不限于广东省内的法人机构,原则上不超过2个。
(三) 为充分发挥智库决策研究与咨询的专业优势,支撑广东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我省将征集一批围绕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决策咨询的智库纳入“广东省科技智库”库,欢迎申报。科技创新治理重大问题研究专题的项目承担单位或联合申报的第一申报单位应为2018年征集入库的广东科技智库。
广东科技智库入库范围、条件和流程:
1.科技智库第一负责人应为承担单位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主持过省委省政府委托的重大决策任务或省级重点(含)以上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或者具有主持其他相当水平的研究课题的经验,研究成果得到采用和公认。
2.科技智库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研究与分析优势,具备配合省委省政府及相关创新管理部门开展专业决策咨询和研究支撑的能力。
3.智库研究内容: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开展研究;对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发展趋势等前瞻性领域开展跟踪研究和超前研究;对重大科技创新政策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创新管理职能部门提供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等。
4.科技智库可以是广东省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可以是高校的二级学院(中心、机构)。
5.入库流程:登录广东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网址:http://pro.gdstc.gov.cn),在征集系统内填写《广东科技智库入库信息表》及提交相关佐证材料扫描件,经科技智库单位或依托单位在系统内确认后提交省科技厅即完成入库。已经获得广东科技智库项目立项的依托单位也应登录征集系统填写《广东科技智库入库信息表》后自动入库。
(四) 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无不良信用记录。
(五)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原则上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
1.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2.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
3.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
三、项目组织说明
(一) 项目申报类型说明。各申报单位应按照下列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类型进行申报:
1.竞争择优类项目。符合条件的单位都可申报,实行竞争性评审,择优支持。详见附件1。
2.定向择优类项目。该类项目围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构建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的工作需求,面向具有研究基础和研究工作积累的单位定向开放申报。相关主管部门将向有关单位发送邀请申报通知,受邀单位按照本指南规定的研究内容填写申报书,经专家评审论证,择优支持。详见附件2。
3.定向委托类项目。该类项目为配合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推进及标志性创新成果梳理等重点工作开展的决策支撑研究,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牵头单位,牵头单位按照本指南规定的研究内容,组织集成优势单位,编制实施方案,并填写正式申报书,经专家论证不断完善后形成立项建议,并由省科技厅向社会公开说明。详见附件3。
(二) 申报项目以质量优先为基本原则,各专题所受理项目如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可不予立项。
(三) 项目库。需要分年度支持的专题,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经评审符合项目组织要求的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按年度财政科技预算分批出库支持。
(四) 申报时间。申报单位网上集中申报时间为2018年9月7日~10月8日17:00,各级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12日17:00,项目立项后,合同书与申报书纸质材料一起报送至省科技厅综合业务办理大厅。
四、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综合业务办理大厅(邮编:510033)
附件:1.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竞争择优专题申报指南
2.关于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部分专题实行定向择优申报的公开说明
3.关于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部分专题实行定向委托的公开说明
4.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专题申报程序
附件1
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竞争择优专题
申报指南
本专题为竞争择优类项目,符合条件的单位都可自由申报,实行竞争性评审,择优支持。
专题一:创新治理公开课题(专题编号:0712)
本专题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等需求开展研究,鼓励自由探索,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广东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广集众智,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一、专题内容
围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开展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包括成果转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学城建设、科技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等符合广东科技创新实际需求的专题方向。
二、考核要求
(一) 项目研究应坚持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项目完成后必须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研究报告,以及过程中的研究成果简报等。
(二) 项目材料应真实、无知识产权争议,研究所引用或提供的数据以最新数据为主,项目成果引用资料与文字查重率不得超过10%。
(三) 项目通过验收结题后,项目成果应按规定格式入选广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库,省科技厅将依照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应用工作。
三、申报要求
(一) 本专题面向全国法人机构开放申报。
(二) 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审批方式:竞争择优。
(二) 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支持强度:每项支持5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鼓励提前完成并及时申请验收结题。
五、本专题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经评审符合项目组织要求的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按2018、2019年度财政科技预算分批出库支持。
附件2
关于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部分专题
实行定向择优申报的公开说明
该类项目围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构建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的工作需求,面向具有研究基础和研究工作积累的一批单位开放申报。相关主管部门将向有关单位发送邀请申报通知,受邀单位按照本指南规定的研究内容填写申报书,经专家评审论证,择优支持。(提示:仅受理受邀单位的申报材料)
专题二:科技创新治理重大问题研究专题(专题编号:0713)
本专题主要充分发挥智库决策研究与咨询的专业优势,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开展研究,已入库的科技智库可申报本专题项目。
一、专题内容
(一)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核心技术攻关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主要应对策略;研究建立产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评价;研究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广东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及相应对策。
(二) 广东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研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适应广东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支持广东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三) 基础科学研究能力提升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研究促进基础与应用基础能力提升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省实验室建设运行模式;提出广东推进省实验室建设、提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的对策建议。
(四) 广东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题研究。
研究建立高效先进的科技型企业运行监测平台;研究我省科技型企业发展情况和制约因素;研究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规律,提出我省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企产业集群的路径和模式,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五) 广东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与科研机构评估专题研究。
研究国家及各地分类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动向及主要做法;研究提出广东分类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调整理顺归口预算管理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研究科研事业单位税负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广东科研事业单位评估指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六) 广东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绩效专题研究。
研究梳理国家和广东“三评”改革科研项目绩效相关政策规定;研究建立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估评价体系;开展广东科研项目绩效综合评估评价;研究提升广东科研项目绩效路径;开展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研究。
(七) 高质量发展阶段完善广东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
研究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持续跟踪研究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科技政策动向,及时提出完善广东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议;研究制定广东新一轮加快科技创新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
(八) 广东科技创新立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开展《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修订研究,提出立法修订建议,配合开展立法修订工作;研究广东省科普立法法案基本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起草科普立法草案,全过程配合科普立法研究制定。
(九) 重大人才工程支撑机构能力建设与科技人才政策研究。
研究我省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障碍和问题,提出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建议。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组织管理工作,重点培育支撑机构能力建设水平。
二、考核要求
(一) 项目研究应坚持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简报、专报、快报和研究总报告。
(二) 项目材料应真实、无知识产权争议,研究所引用或提供的数据以最新数据为主,项目成果引用资料与文字查重率不得超过10%。
(三) 项目通过验收结题后,项目成果应按规定格式入选广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库,省科技厅将依照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应用工作。
(四) 重大人才工程支撑机构能力建设与科技人才政策研究项目需完成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在广东地区的遴选评审推荐,承担省重大人才工程过程管理,建立可行的建设规划和运行机制,配备专职运营团队,提供有针对性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实施。
三、申报要求
(一) 本专题可以联合申报,项目第一申报单位为承担单位,应为2018年征集入库的广东科技智库,应有一支能胜任重大决策研究任务、学科及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研究成果曾被省相关部门采纳应用。项目参与单位可不限于广东省内的法人机构,原则上不超过2个。
(二) 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主持过省级重点(含)以上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等。
(三) 申报单位应根据需要主动配合项目应急研究与重要文稿起草工作,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布置的紧急研究工作。
(四) 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审批方式:面向入库单位,定向择优。
(二) 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支持强度:
第1~6项每项支持100万元;
第7~8项每项每年支持100万元,滚动支持2年;
第9项每年支持250万元,滚动支持2年;
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鼓励提前完成并及时申请验收结题。
专题三:科技管理改革重点问题研究专题(专题编号:0714)
本专题围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强省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重大决策需求开展研究。
一、专题内容
第一类 创新战略与产业技术创新
(一) 面向2035广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到2035年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及世界主要创新体科技创新战略取向;研究面向2035年广东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到2035年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特征、战略选择、实施路径及有关对策建议。
(二) 有关国家技术出口管制对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
研究有关国家技术出口管制最新动态,以及对我国实施出口管制的技术和产品清单对广东创新发展的影响;提出广东应对策略,优化高新技术布局及引进路径,加快构建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三) 广东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专题研究。
研究提出建设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开展科技特派员选派及团队建设政策研究。
(四) 广东沿海经济带及北部生态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质增效问题研究。
针对广东北部生态区域及沿海经济带科技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与主要问题,研究发展战略及科技支撑路径、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研究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选择;研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和星创天地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农村创新创业载体能力提升发展政策;研究人才和团队建设政策。
(五) 广东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模式研究。
研究国内外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经验措施;研究广东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及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广东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路径模式和对策建议。
(六) 广东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若干问题研究。
研究广东开展新一轮高水平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广东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举措、路径方式和政策保障;研究广东科技计划项目面向全国组织实施的若干政策问题。
(七) 广东省科技招商引智模式与政策研究。
分析以引进重大创新机构、引进重大创新团队为主体的科技招商引智主要模式和路径;研究北京、上海等省市科技招商引智相关政策及经验措施;系统梳理广东科技招商引智现状及存在问题、相关政策及模式经验,提出广东科技招商引智政策建议。
(八) 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题研究。
研究新形势下新型研发机构在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孵化育成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法律地位;提出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措施和评价体系,以及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对策建议。
(九) 广东科技创新重点指标监测研究。
研究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新方法;研究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开展创新发展指标分析与评价,及时动态发布监测结果。
(十) 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问题研究。
研究广东孵化体系专业化、国际化的重点方向与路径,开展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监测和评价;研究编制高新区建设与优化特色孵化育成体系升级方案。
第二类 科技管理与监督评估
(十一) 广东省科技项目管理专业化机构建设机制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分析广东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建设、管理、运营与激励机制。
(十二) 广东新型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探索研究。
研究分析国内外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运行效率;研究提出不同类型科研项目适用的科研组织模式及相应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研究广东现行科研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存在问题,提出符合广东实际的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十三) 广东省科技计划监督规定研究。
研究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监督管理政策法规与制度规定;研究国家和各省市出台的科技计划监督管理政策重点;研究广东科技计划监督管理立法涉及的监管程序、信用管理及结果应用等问题。
(十四) 国家科研诚信试点省建设研究。
研究国内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科研诚信预防、监督及处罚政策措施;研究广东建设国家科研诚信试点省的原则目标、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深入推进国家科研诚信试点省建设,为全国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十五) 广东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专题研究。
研究广东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提出《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建议;研究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政策文件;提出建立高质量的广东科技奖励制度与工作体系的建议。
(十六) 广东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合同登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研究分析广东高校、研究机构技术合同登记现状和合同成果质量;研究技术合同登记、技术成果交易、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广东促进高校、研究机构技术成果登记、交易、转化及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十七) 实验动物国家新标准实施与配套管理规范研究。
研究实验动物国家新资源标准,编制实验动物新标准释义;研究编制实验动物新资源饲养管理指南、生产或使用许可评审评分规则;研究开展实验动物新资源标准宣贯。
(十八)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跟踪审计政策研究。
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跟踪审计的现状分析,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跟踪审计的仿真模型(预测、控制、评价、优化),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跟踪审计体系,提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跟踪审计的对策。
第三类 创新生态与体系建设
(十九) 广东企业研发补助对企业R&D投入影响研究。
利用获得广东省企业研发补助资金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研发补助政策对企业加大R&D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政策对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特征企业产生的资助效果;研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障碍,结合国内外政策经验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
(二十) 广东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创造激励政策研究。
研究高价值专利的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梳理国内外培育高价值专利的经验措施;研究广东基础层专利和核心技术专利等高价值专利创造现状及问题;研究提出广东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创造的激励政策。
(二十一) 广东科技服务企业机制创新及对策研究。
研究各类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服务需求;研究企业对接高校、科研机构、风投创投资本等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机制;探索制定广东科技服务企业实施方案。
(二十二) 广东采取聘任制实施项目专员制度试点研究。
收集国际上相关国家关于聘任制公务员的经验做法;研究国家关于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规定;研究以市场化薪酬聘任顶尖科学家、战略科学家等高端人才担任项目专员或技术经理人,主要负责发现非共识、颠覆性项目,快速响应组织研发,形成广东实施聘任制公务员担任项目经理人的具体试点方案。
(二十三)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政策执行研究。
研究欧美等国家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的管理模式;重点研究制定所有权变更后国有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研究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内部管理新机制,以及各方创新主体权益保障新制度。
(二十四) 科技金融创新的理论深化及广东实践的若干问题研究。
开展科技金融创新的理论深化研究,提出科技金融资本形成、运用及产出评价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广东科研成果转化融资、创新企业成长、发展融资以及财政资金配置,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二、考核要求
(一) 项目研究应坚持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简报、专报、快报和研究总报告。
(二) 项目材料应真实、无知识产权争议,研究所引用或提供的数据以最新数据为主,项目成果引用资料与文字查重率不得超过10%。
(三) 项目通过验收结题后,项目成果应按规定格式入选广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库,省科技厅将依照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应用工作。
三、申报要求
(一) 本专题可以联合申报,项目第一申报单位为承担单位,应为省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有一支能胜任重大决策研究任务、学科及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研究成果曾被省相关部门采纳应用。项目参与单位可不限于广东省内的法人机构,原则上不超过2个。
(二) 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组织能力、较高研究水平和丰富的研究成果。
(三) 申报单位应根据需要主动参与项目应急研究与重要文稿起草工作,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需要的重大研究项目。
(四) 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审批方式:定向择优。
(二) 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支持强度:每项支持5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鼓励提前完成并及时申请验收结题。
(四) 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经评审符合项目组织要求的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按2018、2019年度财政科技预算分批出库支持。每个研究方向支持不超过2项。
专题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研究专题(专题编号:
0715)
一、专题内容
(一)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制度创新系列专题研究。
1.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系列规划研究。配合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参与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研究粤港澳三地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重要举措,参与起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研究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参与起草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2.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计划专项管理以及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配套管理措施研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计划专项的设置、管理以及省级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后涉及的组织、流程管理等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参与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计划专项管理办法及省级财政科研经费跨境使用管理办法。
3.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统筹粤港澳三方优势力量,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联合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引导产业未来发展。
4.粤港澳大湾区特别合作示范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重点研究落马洲河套地区、横琴新区、南沙新区等典型粤港澳合作示范区的创新发展模式、路径,分析重点合作示范区创新发展中面临的障碍问题,探索提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
(二) 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研究。
研究世界主要湾区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科研用品通关、科研人员出入境等创新要素流动、重大创新平台共建共享、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等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切中要害、具有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深入研究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专项政策。
二、考核要求
(一) 项目研究应坚持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项目完成后必须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文件稿等。
(二) 项目材料应真实、无知识产权争议,研究所引用或提供的资料以最新资料为主。
(三) 项目通过验收结题后,项目成果应按规定格式入选广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库,省科技厅将依照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应用工作。
三、申报要求
(一) 项目第一申报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应为2018年征集入库的广东科技智库,有一支能胜任重大任务、学科及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研究成果曾被省相关部门采纳应用。
(二) 本专题可以联合申报,申报时应提供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参与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个,可不限于广东省内的法人机构。
(三) 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主持过省级重点(含)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四) 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审批方式:定向择优。
(二) 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支持强度:
第1项每年支持200万元,滚动支持2年;
第2项支持100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鼓励提前完成并及时申请验收结题。
专题五:社会发展与民生领域政策性研究专题(专题编号:0716)
按照“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的要求,会同省直有关单位,以社会民生问题为导向、以行业重大需求为牵引,积极探索省直部门间横向联动新机制,构建新的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一、专题内容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对社会发展与民生领域的政策性研究课题进行立项资助。
二、考核要求
(一) 项目研究应坚持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项目完成后必须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简报以及研究总报告。
(二) 项目材料应真实、无知识产权争议,研究所引用或提供的数据以最新数据为主,项目成果引用资料与文字查重率不得超过10%。
(三) 项目通过验收结题后,项目成果应按规定格式入选广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库,省科技厅将依照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应用工作。
三、申报要求
(一) 申报单位为省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能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
(二) 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审批方式:定向择优,由省有关部门、中央驻粤单位、承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协会等机构推荐,每个单位限推荐2项,由专家评审,择优支持。
(二) 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支持强度:每项支持10万元。
(四) 本专题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符合项目组织要求的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按2018、2019年度财政科技预算分批出库支持。
附件3
关于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部分专题
实行定向委托的公开说明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专题(专题六)以我省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工作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需要由对相关领域长期跟踪、有丰富前期研究基础和资料积累的单位承担项目,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组织。
改革开放四十年标志性科技成果梳理研究专题(专题七)将研究构建一套具体遴选指标体系和标准,对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标志性技术创新成果和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分领域、分类别、分年度列出标志性科技成果排行榜,并将相关研究内容在社会主流媒体进行宣传,这项任务需定向委托拥有长期科技史料素材积累、长期承担《广东省志•科学技术卷》和《广东科技年鉴》《广东科技工作年度简报》编纂工作的单位承担。
(提示:仅受理受邀单位的申报材料)
专题六: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专题(专题编号:
0717)
本专题为围绕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开展决策支撑研究的任务性专题,研究成果以形成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政策文件、实施方案等应用性成果为主。
一、专题内容
(一) 重点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前瞻和规划研究。
针对计算与通信芯片、激光加工制造、新能源汽车、量子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现代种业和精准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研究前瞻性战略规划,提出广东产业技术创新布局和重点领域,以及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发挥决策咨询支撑作用。
(二) 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实施系列方案及重点专项指南研究编制。
围绕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进行全链条系统设计,提出需要统筹布局的重大平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推广、技术标准制定等重大项目,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广东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出技术路线图,形成申报指南,提出研发部署建议。
(三) 前沿技术预见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研究与比较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现状;研究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对未来前沿技术需求;研究前沿技术对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把握市场机遇的影响和作用,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考核要求
(一) 专题研究应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研究完成后必须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或申报指南、标志性成果考核指标等。
(二) “重点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前瞻和规划研究”、“重大专项实施系列方案及重点专项指南研究编制”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以各推荐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等作为结题验收的依据。
“前沿技术预见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以提供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简报、专报、快报和研究总报告为结题验收依据。
(三) 提供材料应真实、无知识产权争议,研究所引用或提供的数据以最新数据为主。
三、申报要求
(一) 广东省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有一支能胜任重大软科学研究任务、学科及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能提供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具备配合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决策支撑研究的能力。
(二) 第一负责人应主持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或者省委省政府委托的重要决策任务,或者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本专题审批方式:定向委托。
(二) 本专题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本专题支持强度:
重点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前瞻和规划研究、重大专项实施系列方案每项支持30万元。重点专项指南研究编制每项支持20万元。
前沿技术预见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每年支持50万元,滚动支持2年。
五、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符合项目组织要求的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按2018、2019年度财政科技预算分批出库支持。
专题七:改革开放四十年标志性科技成果梳理研究专题(专题编
号:0718)
一、专题内容
研究构建一套具体的遴选指标体系和标准,采取综合评价及年度评价相结合方法,以历年获得的国家和省科技奖励为基础,通过机构推荐、文献检索、科技奖励筛选、专家评价、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标志性技术创新成果和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分领域、分类别、分年度列出标志性科技成果排行榜,并对标志性成果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地位、突破亮点、主要技术指标、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详细描述,并推动在社会主流媒体进行宣传。
二、考核要求
项目研究应在年内梳理完成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标志性科技成果,提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简报、专报、快报,并推动标志性科技成果媒体宣传。
三、申报要求
(一) 项目第一申报单位应为拥有长期科技史料素材积累、长期承担《广东省志•科学技术卷》和《广东科技年鉴》《广东科技工作年度简报》编纂工作的单位。
(二) 本专题可以联合申报,申报时应提供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参与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个,可不限于广东省内的法人机构。
四、审批方式、支持方式与强度
(一) 审批方式:定向委托。
(二) 支持方式:事前立项资助。
(三) 支持强度:50万元。
附件4
2018~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专题申报程序
一、注册
首次申报的单位可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和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注册,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用户帐号的权限,项目主持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后进行申报。已注册的单位继续使用原有帐号进行申报和管理。
首次申报的单位注册时,其“主管单位”按属地化原则为“各地市科技局”。广东省外单位注册时,请选择“省外单位”下的“广东省省外单位”作为主管部门。
二、申报
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并在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打印书面申报书一式6份(含通过系统上传的所有附件和真实性承诺函)送交所属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审核后统一交科技厅综合业务办理大厅。
各地市所属申报单位将书面申报材料送地级以上市科技主管部门汇总报送至省科技厅;省直单位直接汇总报送至省科技厅。
三、审核推荐
各级主管部门在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对申报项目审核推荐,推荐时注意兼顾各专题项目数量的平衡,并正式行文(含推荐项目汇总表)报送省科技厅。其中,各地级以上市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申报项目,必须由地级以上市科技局行文报送;省直等相关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申报项目,由主管部门行文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