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和“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1月19日至2018年2月2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各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在2017年任务部署的基础上,2018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24个研究方向。
1 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
1.2.1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及功能评价基础研究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保健食品常用重点原料、糖类(单糖及其衍生物、白砂糖等)、蛋白质(酪蛋白、乳清蛋白等)、功能性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功能肽(小分子蛋白肽)等食品原料的基本特性,重点分析评价保健食品其原料中的高风险物质和监测识别技术方法;开展重点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不同制备工艺产生(或导致)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研究,重点关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的原料加工、高效提取、分离、改性、纯化精制等关键技术(如色谱分离、膜过滤、物化改性等),分析和快速检测生产过程中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细菌、致敏原等危险物质的浓缩和积累。全面完善现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生物模型、人体试食试验中受试者的纳入标准、评价方法及人体试食评价规范,对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7种欠缺人体试食评价的功能方法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适宜的评价体系;开展保健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评价、管控与预警技术;建立个性化的风险预警模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行业的保健食品原料预警通道,研发危险因子识别及控制关键技术,显著提高原料制备工艺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开展基于计算毒理学的保健食品原料典型风险物质的毒性预测、验证和安全评价模型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利用人源性细胞、组织芯片或者器官芯片等技术方法,开展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重要污染物质毒理体外评价模型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研究构建重点涵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存在风险隐患的保健食品内源性风险物质的基础毒理数据库;集成技术建立关键控制点和多个技术指标,试验性验证多种原料在保健食品产品中的功能性和产品综合产率。
考核指标:重点研究评价涵盖典型保健功能类别的25-35种保健食品中关键原料(如银杏叶等)的主要内源性风险物质;完善提升8-10种常用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的基础科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包括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3-5种目前尚欠缺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的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操作规范;重点研究评价8-10种糖类、蛋白质、功能性油脂、功能肽等重要保健食品原料的主要风险物质,分别建立上述保健食品原料风险控制标志物不少于20种,风险物质监测识别技术方法不少于6种,高效精制分离及风险防控技术体系不少于3套,制定相关技术流程和标准不少于5件,建立原料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风险诊断模型不少于3套,形成3套工艺规范和工艺数据库。构建5-8套基于计算毒理学的保健食品原料内源性风险物质的毒性预测、验证和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创建保健食品内源性风险物质基础毒理数据库1个,至少涵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的20-30种常用、重点原料,完善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础模型(含动物、人体评价模型)及科学评价体系;构建并验证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重要污染物质毒理体外评价模型3-5种,关键共性技术5-8种,技术操作规范2-3套;依据建立的内源性风险物质的可控程度和风险级别,提出调整《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或安全性限定要求的政策建议,系统提升保健食品安全的科学评价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12件,发表研究论文30-4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4.1 食品加工条件对食品中外源安全危害物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研究内容:系统分析空肠弯曲杆菌等致病菌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及产毒机制;针对我国主要低温预制食品和低温食品物流过程,研究嗜冷菌在低温下的生长规律及在不同食品中的发生规律,阐明嗜冷菌低温生长机制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机制,为嗜冷菌的控制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以典型致病菌和病毒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口感影响、营养物质稳定性等指标,建立含光敏剂制备、设备研制等内容的成套光动力消毒实施方案。系统研究光动力消毒过程中致病菌、病毒的杀灭机制,重点关注在单线态氧作用下,光敏剂与细菌病毒等危害因子、食品营养成分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等风险物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新型光动力消毒杀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配套技术储备;阐明食品原料中残留的真菌毒素等其他有害物在加工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产物形式,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真菌毒素等外源有害物的减控机制。
考核指标:明晰5-6种致病菌在5-6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产生及减控机制;阐明嗜冷菌在8-10种低温存储食品中的发生规律,建立安全风险预测模型2-3个;阐明5-6种真菌毒素等在3-5种食品加工方式中的转化规律及减控机制;重点建立以姜黄素、叶绿素、竹红菌素等光敏剂为主的光动力灭菌方案,以及含灭菌配套激发光源系统1套;研究构建3-5种生食水产品科学灭菌的关键技术,开展2-3种光敏剂灭菌副产物主要成分的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控研究,构建光动力灭菌副产物安全评价模型1-2套,制定适宜于食品光动力消毒灭菌的技术操作规范2-3个;形成低温预制食品加工控制操作技术规范3-5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发表研究论文50-6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3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2.2 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2.2.1.1 食品中重点危害物质高效识别和确证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综合分析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过程污染物、添加剂残留以及非食用物质等重点危害物质情况,研究危害物质检测前处理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建立高分辨质谱为主的内外源性危害物质全谱识别技术,构建典型食品基质多级质谱数据库;开发基于保守性标志物的多谱联用定性定量综合检测技术;建立以核磁共振技术等为主的多谱识别技术和方法,实现食品混合体系中未知组分定性分析,以及保健食品效应物质(含非法添加药物、风险物质及功效物质)高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食品中危害物质定量富集与净化前处理新型材料15-20种,全自动高通量前处理技术20-30种;建立食品中多类化学污染物高效确证技术40-50种,包括基于保守型标志物多谱联用定性定量综合检测技术30-40种;构建高分辨质谱为主包含5000种以上危害物质的全谱识别确证数据库;构建核磁共振为主(含红外、拉曼等)多谱识别技术不少于5种,包含不少于10类300种激素、非法添加药物等的数据库,其中核磁共振谱库容量不少于100种;保健食品高通量效应物质检测技术10-15种;申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5-10项,形成技术标准草案30-50项,所有技术成果在不少于10家省级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机构得到应用,并取得验证报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0件,发表研究论文40-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牵头过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具有良好工作基础的技术机构。
2.2.1.2 食品中化学危害因子非定向筛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复杂环境污染、食品贸易全球化、食品非法添加现状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需要,研发适用于非定向筛查的食品危害物全回收技术,开发食品安全热点关注毒理学效应终点、质谱筛查分析及多源数据解析、组学、流行病学和信息收集技术相融合的化学危害物多维监测筛查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食品中多类化学污染物高效确证技术40-50种,构建质谱筛查数据库,至少覆盖8000种化合物;流行病学数据库,容量不少于3000条;建立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兼容主要质谱公司数据;致神经毒性、致癌、氧化损伤、核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等毒理学效应终点测试技术不少于5个,其中自主知识产权测试系统不少于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8件,软件著作权3-5项,发表研究论文25-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 1-2项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技术机构,具有良好工作基础的牵头单位。
2.2.1.3 食品中生物性及放射性危害物高效识别与确证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研究内容:研发多类型食品中不同性质(种类)生物毒素、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的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检测、监测与确证关键核心技术方法、仪器及标准,筛选鉴定出我国主要食源性寄生虫的诊断标识性分子,构建我国常见食源性病毒的数据库。研究新型树脂分离纯化方法,建立食品中I-131、Cs-134/137、Sr-90、Pu-239/240等放射性核素的同步鉴定体系,建立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库,形成放射性物质鉴定和检测技术,开展食源性放射性核素对我国居民的内照射风险监测和评估,并进行技术验证和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样品全自动高效制备技术30-50种,形成标准检测方法及其技术标准30-50项,开发新型树脂分离纯化方法,建立食品中I-131、Cs-134/137、Sr-90、Pu-239/240等放射性核素的同步鉴定体系5-10种,建立食品安全的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库,数据库容量GB级,形成放射性物质鉴定和检测技术,开展食源性放射性核素对我国居民的内照射风险评估,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快速检测方法不少于10项,其灵敏度达10Bq/L;开发出通用高灵敏快速荧光检测技术和生物芯片检测技术30-50种,形成不同食品种类、不同病毒或寄生虫的标准检测方法及其技术标准30-50项,多类型食品中生物性毒素等生物性危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非靶向筛查确证技术10-20 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0件,发表研究论文20-2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2.1.4 防范食品恐怖应急处置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食品中重要涉恐危害物的防范与处置需求,建立食品源恐怖危害物的特征解析、精确识别及溯源追踪技术并形成平台体系,重点开展基于特征标志物的涉恐食品溯源追踪关键技术和基于共性致/解毒机制的涉恐未知危害因子快速发现及通量筛查技术研究,开展食品源恐怖威胁的特征解析及防范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现场样品处理、原位检测、医学救援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及产品。
考核指标:解析并阐明食品源恐怖威胁特征及关键环节,提出并制定应对方案1个;建立防范食品源恐怖威胁应急处置平台,建立现场应急处置监测检测关键技术方法10-15项,产品不少于5项;建立未知危害物的筛查确证关键技术平台(不少于10项技术),筛查鉴定对象不少于1000种;构建10种标志物谱和共性筛查技术5项。编制反恐应急技术指南3-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2.2.1 食品安全化学性污染物智能化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
研究内容:以食品非法添加物、农药、兽药和类激素等典型化学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化学污染物识别、富集、净化的样品前处理材料,研发自动提取、浓缩净化、自动分离等样品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其智能化设备;研究基于新型纳米材料、免疫生物识别等的多残留、高灵敏、高通量快速检测新技术; 开发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化学及生物传感、高灵敏荧光等技术的便携式、智能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设备。
考核指标:研发样品快速前处理新技术10-15种及其便携式产品4-5套;建立适宜于现场或便民的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新技术15-20种、便携式产品4-5套,实现便携式低场核磁共振、高灵敏度荧光等快速检测产品的国产化;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检测时间比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缩短50%以上,回收率大于80%,灵敏度符合相关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编制定快速检测方法标准草案15-20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20件,发表研究论文15-2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8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2.3.3 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互认
研究内容:梳理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中食品基体标准物质资源,研究制定我国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发展计划;研究食品检测急需纯度标准物质,研究多特性、多含量水平的混合溶液和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定值技术与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参数、不同含量水平的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研究,达到国际计量体系和欧盟参比实验室等国际互认水平;研究提出多参数痕量水平食品基体标准物质评价技术规范;参加/组织国际比对或相关的能力验证,示范应用相关技术和产品,并通过国际互认,实现量值的溯源和国际等效,获得国际认可的国家核心测量能力。研制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检测所需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品及食品放射性标准物质以及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等标准物质。
考核指标:建立食品安全重要标准物质制备技术5-7种;研制谷物、蔬菜及制品、乳制品、特殊食品等食品基体中农药、含溴有机物、环境激素、植物激素、有害元素和形态等标准物质20-30种;参加/组织国际比对或相关能力验证,实现等效互认3-5项;建立典型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模型1-2套;形成技术规范3-5个。研制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品及食品中放射性标准物质、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等标准物质20-30种。制定食品基体标准物质制备技术标准5-8项,食品基体标准物质评价技术规范1-3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6件;发表研究论文5-1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3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标准物质研制体系通过国际同行或第三方质量体系评审,具有相关国际互认良好工作基础的单位。
2.2.4 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库的构建及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食品安全典型危害物(非法添加物、重要细菌和病毒、生物毒素、农兽药、环境污染物等),研究高适应性重组抗体库构建技术、筛选技术、体外亲和力进化技术,构建亲和力强、高稳定性的抗体库,筛选高适应性食品安全危害物抗体;基于新型骨髓瘤工程细胞、流式细胞精准分选技术、微流控等筛选技术,开展新型单克隆抗体高通量筛选、制备技术研究,制备食品安全危害物超灵敏、高特异单克隆抗体;针对食品安全新发危害物,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构建高质量抗体基因资源库,开展虚拟筛选等快速筛选及制备技术研究,实现新发危害物特异抗体的快速筛选与制备;应用核苷酸修饰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亲和力强的大容量核酸适配体资源库,利用数字/单分子 PCR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核酸适配体快速筛选平台,获得一批高特异性或高广谱性的核酸适配体;以典型食品安全危害物如农药、激动剂类、大环内酯类等对象靶标,构建可识别污染物族或类的高效受体资源库,开展受体蛋白筛选与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筛选获得污染物的高亲和力受体。
考核指标:发展具有高特异性或广谱性的食品危害物特异筛查识别元件,建立食品安全危害物高适应性抗体库、抗体基因资源库、大容量核酸适配体库和受体资源库等生物识别材料库,制备食品安全危害物抗体不少于300 种、核酸适配体 15-20 种、受体 8-10 种,制备相关食品安全危害物检测试剂盒10-15种,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40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3 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2.3.2.1 生鲜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以果蔬和畜禽等主要生鲜食品中近年来监测发现的残留杀虫和杀菌用农药、多类抗菌用兽药等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污染物为对象,研究建立基于毒性联合效应的广谱筛查与监测技术,实现混合污染物联合风险的高效识别;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组学及毒理学等,开展典型残留农兽药及其代谢物等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探明联合效应互作规律;研究建立同类与跨类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技术方法,开展主要生鲜食品中农兽药混合污染物的安全性评价;研发联合风险评估整合模型,开展主要生鲜食品中典型农兽药混合污染物诱导的总风险概率评估;通过标准转化将部分技术及方法形成国家/行业标准,并在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
考核指标:构建生鲜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筛查与监测技术3-5种;摸清5-10种果蔬和畜禽等生鲜食品中20-25种典型农兽药等化学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规律;建立混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评价方法5-8种,风险评估模型及方法3-5个,形成标准(草案)3-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0件;在国家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技术方法5-10项;发表研究论文40-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3.2.2 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食品污染物敏感效应靶点和剂量效应评估技术,研究基于替代毒理学测试方法和循证医学的危害物毒性识别方法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转化技术。开展不同类型污染物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研究。开发基于疾病负担等综合评价指标的化学物和微生物健康风险分级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风险评估导向的国家食物消费参数模型和稀土元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长期低剂量暴露精准评估技术,开发食品污染物数据综合分析和快速风险评估技术平台,完成食品中典型污染物的系统风险评估。
考核指标:建立经验证的替代毒理学测试方法3-4项并与动物模型验证形成标准草案,建立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7-8套;提出涵盖主要食物中典型污染物暴露表征的国家级数据库和评估参数2-3套;形成适用中国并且被国际接受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1套;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技术平台和操作系统1套;提交污染物风险评估和安全管控科学报告4-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件,发表研究论文35-4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8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3.3.2 进口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进口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新发安全因子侦测技术研究;开展进口离子交换树脂、薄壁金属容器、生物基包装、食品加工机械等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开展新型进口厨具中危害物在工作工况下的迁移规律研究;开展进口食品接触材料经辐照后危害物的迁移规律研究;研究复杂供应链下食品接触材料有害物迁移动力学的规律;构建进口新型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考核指标: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因子检测和筛查技术5-10种,筛查方法通量不少于100种;建立检测技术方法20-30项;揭示5-10种新型进口食品接触材料在供应链流转、工作工况或是辐照后危害物的迁移规律;构建进口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模型2套;研究成果在5-8个重点口岸进行应用示范。起草国际标准制修订建议1-2项,起草国家标准制修订建议1-2项,提交进出口行业标准送审稿10-15项,申请发明专利8-10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3.4 食物过敏标识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制我国食物过敏临床诊断标准,基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中国人群过敏食物标识清单,探索重要食物致敏原蛋白免疫交叉反应并测定其致敏性表位结构,研究食物致敏原致敏性多层次评价体系,重点研制稳定同位素标记多肽同位素稀释质谱技术等关键技术,升级食物致敏原检测确证技术,研发临床诊断和食品中致敏原检测的配套产品,研究我国食物致敏原标识相关的系列国家标准。
考核指标:建立我国食物过敏临床诊断标准1项,构建人群食物过敏流行病学数据库2个,提出过敏食物标识清单,解析6-8种食物致敏原蛋白及其致敏性表位结构,构建食物致敏原致敏性多层次评价体系3-5套,建立8-10种食物致敏原检测的确证技术,开发食物过敏临床诊断和食品标识中致敏原检测的配套产品8-10种,修订过敏食物清单的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配套支撑技术标准3-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15件(获得授权专利不少于4个),发表SCI论文30-4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4 监管应急关键技术研究
2.4.1.1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智能化监督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原则与方法,研究基于风险分级评价结果并融合食品安全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抽检监测、执法办案、举报投诉等相关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技术;基于风险分级评价结果和优先管理决策原则,研究建立适用于国家以及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管指挥系统和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现场监督检查与执法智能化移动终端,研发食品安全现场监督执法快速取证设备;针对互联网食品销售模式,研究互联网食品销售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监测报警技术;利用物联网、纳米温控标签等监控技术研发网络销售食品变质信号模型与监测预警技术;综合利用相关风险分级技术和模型,建立基于风险分级评价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测机构、生产经营企业等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原则和指南,并在实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落实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多因素的多维关联性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不少于1种,分别建立食品以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预警模型不少于4套,并对不少于40类(种)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及其企业进行评价预警;研发基于风险分级评价预警模型和优先管理决策原则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管指挥调度系统不少于4个以及智能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法规标准现场监督检查执法移动终端不少于3套,研发食品安全现场监督执法快速取证设备不少于5套(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在不少于2个国家级、8个省级、80个地市级或县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管机构得到验证应用;建立互联网食品销售违法违规行为监测报警系统不少于1套,并在不少于4个省,每个省不少于8个市和15个县进行验证应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纳米温控标签等监控技术研发食品在不同场景下变质信号模型不少于5种,建立网络配送食品冷链监控平台1个,并在不少于4个省的8个市进行验证应用;形成监管技术规范不少于4个,制定食品以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技术规范不少于3个,指南性文件不少于5个,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8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4篇)。
实施年限:2018-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鼓励研究机构和检测机构联合申报。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
2.4.1.2 食品安全检验在线质控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筛选影响安全性检测和快速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建立复杂物质体系检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构建食品安全实验室检验和现场快速检验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开展有效的测量结果溯源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建立科学的产品符合性判定准则,确保检测结论的可靠一致。研究食品安全检验资源管理、调配和检验方法技能强化关键控制和评价技术,研究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全程监控技术,研究检验结果在线比对与检验方法优化技术,研究快检方法筛查与质量再评估技术;建立实验室检验方法和快检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质控规范;开展快速检测技术的终端评价型转化和验证比对研究,针对风险监测和监督执法中重点快速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考核指标:建立适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与企业自检的食品安全实验室检验和现场快速检验综合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各1套,建立适用于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实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平台各1个,建立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价系统与量值溯源体系1套,在不少于1家国家级和10家省级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机构和30家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得到验证性应用;研发快检方法现场使用的SOP以及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3 套,建立快验结果在线比对模型3套,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食品安全快检结果汇总分析平台各1个,分别至少在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检验与管理机构以及50个现场快检站(室)得到验证性应用;建立快检方法评价与筛选模型3套,建立国家级快检方法评价筛选与管理平台1个,形成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方法规范、使用管理指南2-3项,评价筛选食品安全补充检验方法50种、快速检测方法50-100种,在至少2个国家级食品安全快检管理或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机构得到验证应用,发表研究论文8-1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4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牵头申报单位应为具有实验室检验结果量值溯源、评价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国家级技术机构。
2.4.2.1 口岸食品安全控制与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口岸食品存在的风险因子,系统开发口岸食品化学危害物的智能识别、分离及分析材料;开展境外过程风险关联标志组分捕捉模型研究;开展基于成像探测技术的口岸食品智能监测方法研究;研发进口特色食品有害因子快速侦测产品;开展口岸食品生物有害因子智能监控技术研究;开发口岸食品有害生物、毒素及危害物的非人工高效监控分选技术和设备。
考核指标:研制口岸食品中化学和生物危害物的智能聚合物识别及分析材料不少于10种;建立基于食品风险标示组分的口岸监控方法5项以上;研发基于成像探测技术的食品智能监测方法1-2项;开发进口特色食品有害因子快速侦测方法不少于20项,相关产品不少于10种,并在3-5个口岸进行应用;建立生物危害因子的智能监控方法不少于5项;开发非人工食品有害生物、毒素及危害物监控分选设备1套;构建口岸食品的非人工高效通关模式1-2个;提交进出口行业标准送审稿5-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0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4.2.2 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溯源、预警、应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发重要食品贸易国(地区)风险监控数据的汇聚和加工新技术,构建国家级食品风险信息云平台;开展进口食品安全风险的跨境溯源技术研究;开展基于灰色异构数据"同质化"转换的进口食品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开展进口食品安全风险的应急评估技术研究;开展适用于口岸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研究;研究建立基于全球定位技术和追溯码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
考核指标:研究建立进出口国家级食品风险信息云平台1-2个,监控数据量不少于50万条;研究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跨境溯源、预警技术2-3套,至少在2个建有区域性追溯体系的地区进行示范应用;建立风险应急评估系统1套;开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数据库1个,并在3-5个重点口岸进行应用;建立全球定位追溯体系1套;提交进出口行业标准送审稿10-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15件,发表研究论文20-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4.3.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重大事件应急演练及应急保障决策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食品安全突发及重大事件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大的特点,开展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现场处置、应急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系统研发快速分析诊断新技术、新产品及智能化分析系统,研究快速筛查诊断产品的模块化方案,并可智能化拼接集成为成套装备;开展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现场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研究食品安全舆情分级预警系统及可远程提供专家辅助决策的智能系统,并研究构建效率高、反应快的应急处置演练模型,研究食品安全突发及重大事件数字化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组建指挥决策平台以及构建食品供应与安全保障可视化智能化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实现快速及时准确地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并开展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食品物资储备和协议储备能力体系研究;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指标研究;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防范技术研究,阐明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考核指标:构建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以及食品供应和安全保障可视化智能化决策平台1-2个;构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大数据平台1个,构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价指标体系1套,构建各类食品安全演练模型3-5套;构建食品安全演练评估的模型2套;研发基于快速诊断与专家辅助分析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原因智能化分析系统2套、应急救治资源管理与指挥信息平台1个,研发医疗救治与原因分析演练模型2套;开发中毒与污染物质快速检测技术6-8种,研制装备4-6台(套),制定标准2-3项,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体验中心;建立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泥石流、雪灾等)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方案5-7个;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食品物资储备和协议储备能力体系评估方案4-5个;建立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体系综合风险防范技术8-10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8件(获得专利3-5件),发表研究论文15-2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8篇);阐明不同类型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本项目优先支持具有国家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基础的技术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参与。
2.4.4.1 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数据库及溯源网络建设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食品微生物污染事件频发的现状,以最常污染食品并具有我国地域和饮食特点的8种致病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椰毒假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克罗诺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4种病毒(诺如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星状病毒等)、5种真菌(黑曲霉、红曲霉、镰刀菌、青霉、黄曲霉等)为研究对象,对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食品中分离的三类致病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三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基因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炼,建立快速(如Spark的高性能计算)基于测序数据的微生物功能(如血清分型等)检测算法;研究三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生成、质量控制和数据交换关键技术,探索不同类别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多态性特征标识物,并对致病基因、环境抗性基因、耐药基因、产毒基因、新功能基因等进行注释;构建不同保密水平访问权限受控的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溯源网络,并与现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构建的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数据库实现实时无缝对接。
考核指标:构建涵盖全国32个地区食品来源的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3个,其中细菌不少于9000株、真菌不少于500株、病毒不少于500株,各地区食品来源菌株不少于300株;菌毒株分离的食品基质种类不少于60种,项目执行期间每年动态向库里新增菌毒株序列不少于2000条;建立重要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标准操作程序3-5套;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基因组多态性特征标识物关键分析技术3-5种;建立全国32个地区食品来源、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国家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溯源网络1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件;发表研究论文50-6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4.4.2 食品监管微生物追踪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建立
研究内容:从我国食品监管需求出发,针对食品微生物特点,开展食品来源微生物快速、高通量溯源与追踪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微生物溯源方法的技术要求,研究不同类型的溯源质控物质体系;结合食品监管工作中对不同食品种类、不同微生物溯源技术需求,依托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平台,建立适用于我国食品监管来源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溯源与追踪平台,满足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致病微生物污染源溯源,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水平。
考核指标:建立依托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系统、由不少于10家食品监督抽检检验机构构成的一套食品微生物高通量、溯源与分析关键技术平台;建立不少于5种食品来源微生物的快速溯源追踪技术;建立不少于20种食品来源微生物溯源分析质控物质;依托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系统,形成针对不少于5种食源性微生物的食品监管微生物溯源追踪平台,并对近三年国家食药总局监督抽检系统从食品中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入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件,发表研究论文30-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4.5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系统评估研究
研究内容:比较研究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组成、标准研制、标准审查、标准实施等技术方案;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及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和新食品原料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以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对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再评估;对保健食品、粮油产品、罐藏食品等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再评估,提出相关标准的修改建议。
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系统梳理风险监测、市场监督抽检及新发未知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所需的检验需求,建立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相配套的检验方法体系;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培训模式和机制研究,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形成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研究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与审查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1套;提出6-1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食品标准体系比较研究报告;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成本与健康、经济效益分析模型3-5套;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报告2-3项。提出主要食品中食品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共1000项以上标准再评估报告。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及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检验方法标准验证评价模式5套。研发互联网+食品安全标准培训与解答系统2套。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稿及修订编制说明6-8项,发表研究论文10-2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4.6 食品安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以促进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生产和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全链条安全为出发点,研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食品安全企业自检、第三方检测、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风险监测评估、监督管理、公共媒体、自媒体数据采集共享、分析挖掘和智能应用的相关核心技术,重点突破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清洗、深度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食品安全风险追踪与溯源、预测与预警、分析与决策等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技术;研究自主可控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加密与脱敏及相关信息安全技术,构建安全可信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研发支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的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15种,覆盖食品安全大数据采集、共享、分析挖掘、智能应用,及数据加密与脱敏等大数据应用与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实现食品安全分析可视化与监管智能化;提交智能化监管信息化支持集成技术1种,研究提炼3个典型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场景及其数据分析与应用模型;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发生发展各类影响因素大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1套,实现对5类以上食品安全风险智能化预警,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与事件处置决策系统1套;建立编码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追踪与溯源系统1套;建立食品安全(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和智能化分析系统1套;示范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平台1个;提出食品安全全链条大数据标准草案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件;发表研究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每个成员单位限推荐1项。
3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
3.1 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内源性危害物控制技术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聚焦食品加工过程多元危害全程控制问题,以我国优势传统发酵食品为重点,基于诸如生物氨(胺)类,真菌毒素等内源生物与化学危害因子及其前体积累和调控的分子机制。
研究典型重要传统酿造食品产地特征鉴别技术;研发食品工业用发酵菌种特异性、转基因、抗性风险因子鉴定等安全性和过程控制技术手段,利用基于组学技术的微生物安全评价及原位理性改造的方法,系统建立典型工业发酵菌种安全评价标准和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集成群体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定向调控、安全食品微生物高通量筛选、生产菌株抗性风险因子原位消除、危害物定向干扰阻断、特异酶制剂消除等关键共性技术,实现固态发酵过程生物与化学危害物的消减及其生产应用示范,酱油、黄酒、料酒等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内源性危害物形成与积累动态调控机制应用示范;创新食品添加剂与酶制剂产品的发酵全过程安全性评价体系与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体系,实现传统发酵食品非天然添加剂的生物替代制造。在酱油、黄酒、料酒、固态发酵酒精饮料和豆瓣酱等多个产品实现过程内源性危害物形成与控制标准化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针对酒精饮料、酱油、料酒和豆瓣酱等易发生高风险的大宗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内源性危害物等,形成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危害控制标准体系5-8套;在5-10个规模以上传统发酵食品加工及相关企业中进行应用示范,使得加工产生的典型危害物积累量降低50%以上;完成食品工业用发酵菌种(原位)安全选育、食品添加剂与酶制剂产品的安全与质量评价技术标准规范3-4个;建立3种以上典型发酵食品产地特征技术手段,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在3家以上生产企业实现产业化示范。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12件,发表研究论文10-1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
实施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鼓励其他资金渠道投入。
3.2 乳与乳制品加工靶向物质危害控制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压、陶瓷膜等非热处理加工技术对乳制品加工中活性羰基化合物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抑制,建立低热处理活性羰基化合物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控制技术;研究不同特性蛋白酶对乳源致敏蛋白的水解特异性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确定低致敏原乳制品生产所需的酶制剂和工艺参数;研究原料乳中耐药微生物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原料乳中嗜冷菌种类的分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产酶水平和耐热性,以耐热性脂肪酶、蛋白酶及菌体为指标,建立乳制品中耐药微生物和嗜冷菌及其代谢物全程控制技术;用代谢组学研究乳制品真实属性并应用于产地鉴别及品质控制;研究乳制品中非法添加物、抗生素、农药、兽药残留、真菌和细菌毒素、生物胺等食源性危害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乳制品中食源性危害物的在线监控技术;研究热反应香精、色素等乳品加工加工、存储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建立热反应体系添加剂安全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非热处理乳与乳制品的加工控制技术1-3种;建立乳制品中耐药微生物及嗜冷菌的全程控制技术1-2种;建立乳与乳制品中食源性危害物的在线监控技术1-2种;开发低致敏原乳制品产品1-3种;构建3-5套天然食品香精、色素添加剂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立3-5条应用示范生产线进行工艺验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建成对乳与乳制品的安全质量全程控制生产示范线1-2条,危害物积累量降低50%以上;实现对乳与乳制品的全程控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10件,建立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规程4-6项,发表研究论文10-1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
支持年限:2018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鼓励其他资金渠道投入。
申报要求
1.原则上要求针对相应项目的研究内容进行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的课题数不超过6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2个。
2.对于拟支持项目数为1-2 个的指南方向,原则上该方向只立1 个项目,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可同时支持2 个项目,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3.本专项要求申报单位和项目(课题)负责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本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本专项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申报本专项则视为同意本条款。如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4.本专项所涉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创新工程相关规定。
5.鼓励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前沿理论和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8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25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6亿元。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
1.1.1名老中医特色方法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
研究内容:对35名以上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评选公布的全国名中医)临床诊疗案例进行系统的收集,在统一规范术语、统一数据采集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DME、循证医学以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与技术,对每位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核心方药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现代难治病对不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治疗方法、方药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考核指标:每个项目完成不少于35位名老中医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传承要点、疗效评价的系统研究,提交每位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报告;系统采集每位名老中医不少于500份最少3个诊次以上、包括疗效评估与随访的完整病例数据;总结形成不少于10种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30种特色有效方药或30种特色诊疗技术,并对特色诊疗技术录制成可推广应用的视频资料;完成不少于5种疾病不同中医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3项
有关说明:鼓励企业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1.2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
1.2.1基本证候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与重大疾病、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气虚证除外),系统梳理该证候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开展证候形成研究、证候的辨证要素、证候要素结合和辨证规范化研究,明确辨证规范,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并开展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验证,总结临床应用规律,探讨现代生物学基础,探索中医辨识新方法。
考核指标:完成1~2个中医证候与某些疾病核心病机相关性的基础研究;以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明确证候临床演变规律;初步明确证候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中医证候辨识标准和技术方法,进入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3项
1.3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1.3.1中药配伍复方治疗理论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临床长期应用的经典名方,整合多学科方法开展经方配伍治疗理论研究,诠释方剂配伍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突破中药复杂体系体外体内关键解析技术,形成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的技术规范,为中药复方重大新药创制和经方优化提供方法和新药候选处方支撑。
考核指标:解析2~3个经典名方的中药配伍治疗理论和量效关系,建立中药配伍和量效关系研究模式。阐释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体内过程及其作用模式,诠释中药组分配伍的现代科学内涵。完成2个复方配伍新药处方,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临床适应证的证据。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3.2中药组学方法学创新研究
研究内容:利用细胞系和模式生物,研究机体服用中药后的体内代谢与作用靶点,揭示2~3种中药药效的机制;通过组学技术获取3~5种药用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等遗传信息,建立基因数据库用于珍贵药用物种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综合利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开发分子标记用于中草药的基因组辅助育种和中药鉴定。
考核指标:完成3~5个中药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完成8~10个中药材品种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库的建立;建立3~5个中药成分分子鉴定标志,利用基因辅助育种开发3~4个中药新品种,建立1个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4基于常用腧穴的腧穴特异性和效应机理研究
1.4.1经络学说关键问题的创新研究
研究内容:在系统梳理传统经络学说源流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成果,利用现代科技的多种方法和手段,探索和解释古代经脉与脏腑相关以及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的生物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考核指标:提供若干依据充分、机制创新、可以有效解释经络现象的研究报告。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2项
1.5中医“治未病”理论构建与辨识方法技术研究
1.5.1中医“治未病”辨识方法与干预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完善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体系,研究养生保健的自我调理与外部干预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估方法;研发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和中医技术体系,研究养生保健与“治未病”的服务模式。
考核指标:形成不少于10种系列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10~15种中医“治未病”疾病早期发现与干预技术服务包,构建并实践1~2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养生保健”、“治未病”的服务模式。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
2.1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
2.1.1中风、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中医临床优势突出、治疗方案成熟、已经具备一定循证证据的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肺癌等的中医防治,以中医药诊治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明确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优化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的研究,形成高质量、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
考核指标:完成中医防治某种重大疾病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每个研究样本量不少于500例;初步阐明作用规律和可能机制,为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临床方案提供依据;获得高质量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2篇并纳入高级别中医和西医临床指南。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或1类疾病申报。优先支持牵头单位为三甲医院,曾牵头组织过并圆满完成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在知名期刊发表。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包括临床知名专家团队,国内外高水平方法学团队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2.2难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循证评价研究
2.2.1难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难治性疾病,系统汇聚相关病种古今文献和临床病例,为临床诊治提供支持;明确中医药优势环节,筛选具有疗效优势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遵循国际通行的研究规范,采用公认的评价指标,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评价研究,形成高级别临床证据;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相关基础研究,阐释中医药的疗效机制。
考核指标:构建开放共享的诊疗决策支持平台;提高临床疗效,取得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改写临床诊疗指南;基本阐明该病种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申报。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优先支持具备较好研究基础、曾牵头组织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申报单位。
2.3中医药潜在优势病种的新治法、新方案的探索性研究
2.3.1针对中医药潜在优势病种的中医药新治法、新方药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病毒性疾病、抑郁症、偏头痛、失眠、耐药菌、脓毒症等中医药治疗有临床优势的病种或环节,选择确有疗效的经典名方或已经上市的中药大品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其作用机理,提出优于现有疗法的中医药新治法、新方药。
考核指标:在中医药治疗有临床优势的病种或环节,完成2~3 个新治法、新方药;提出新治法、新方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独特性和科学内涵;申报专利5项以上。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6项
相关说明:每个项目针对1个病种,所含单位数不超过3家。优先支持有相关基础的研究团队。
2.5中医康复研究
2.5.1常见疾病的中医康复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神经系统、运动肌肉系统疾病等常见多发病所导致的功能与活动能力障碍,开展中医康复理论和临床研究,研发具有推广性的中医康复共性技术和诊疗方案,优化中医康复结局评价并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评定方法、中医康复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考核指标:完成3~5种疾病的中医康复理论和管理模式研究报告,形成具有循证证据的中医康复技术、方案15~20项,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结局评价体系。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中药资源保障
3.2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及中药材综合利用
3.2.1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挑战,开发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创新资源,遴选民族、民间长期使用、确有疗效的药用植物、或珍稀濒危中药材的替代品为研究对象,加强珍稀濒危中药人工繁育或替代品研究,开发新药材或新药用部位。
考核指标:完成10种珍稀濒危替代品(新中药材或中药材新药用部位)临床前研究资料,其中5种以上药材申报临床。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2.2中药资源合成生物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来源于大宗常用或者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中具有明确药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应用分子生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药资源“功能基因挖掘-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合成生物学生产”的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模式的研究,包括中药遗传资源挖掘、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合成生物学底盘细胞以及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活性成分高效生产的微生物工厂的构建等相关研究,建立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升研究及应用转化水平。
考核指标:解析2~3条典型的大宗常用或珍稀濒危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并揭示其形成分子机制,进一步构建高产细胞工厂进行生产;形成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调控研究并利用合成生物学发酵生产的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
4.1中药(材)大健康产品研发
4.1.1中药材大品种开发
研究内容:结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布局,选择有代表性、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大品种,从种植、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系统组织开展种植技术、核心功效、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健康产品开发等现代科学研究,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开发功能因子明确、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考核指标:建立集成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涵盖中药材大品种种植、加工、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水平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建立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利用当代先进的方法,中药材大品种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每个中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推广面积不少于5000亩,带动不少于1万农户增收(户均增收5000元),每个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不少于10个科技含量高、功效明确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并实现上市销售,获批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形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不低于100亿。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每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组织推荐不超过1种道地大品种(2017年已立项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不能再推荐)。鼓励围绕大品种从种植、研发、产业多环节进行集成设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其中地方财政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鼓励不同省份围绕同一道地品种联合申报。优先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申报单位需提交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可的实施方案。
4.1.2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及示范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具有良好基础及应用前景的复方健康中药产品的成分、组分,阐释其核心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保健功能确切的复方保健中药产品;建立复方保健中药产品功效研究、产品研发平台。
考核指标:阐释3~5种代表性中药复方保健产品核心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完成3~5中药复方保健产品的深度开发,实现产业化;建立复方保健中药产品功效研究、产品研发平台。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2中药生产、制剂关键技术研究
4.2.1中药剂型设计与辅料筛选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临床和工业生产的需求,选择中药大品种或常用剂型,开展中药剂型改进、设计和适应性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以改善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提高缓控释制剂的载药量、片剂的可压性和注射剂的增溶性等辅料筛选与评价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5~10项中药剂型改进、设计及适宜性评价关键技术规范,提供生产应用资料;筛选出4~8种中药辅料,形成筛选评价技术规范,提供生产应用资料。
相关说明:具有相关研究基础、专业化队伍和中试条件的科研单位、企业优先,具有明确的中药剂型改进、设计、评价与辅料筛选、评价技术研究需求。生产企业须有5种以上剂型产品,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3中药饮片与中成药整体质量控制及一致性评价技术
4.3.1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系统研究中药材、炮制辅料、炮制工艺对中药饮片质量和疗效的影响,解析中药饮片质量识别的要素、关键技术和表征方法,探索中药材、炮制工艺与质量相关联的饮片数字化质量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符合中药饮片整体与专属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
考核指标:研发5~10项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技术;建立5~10种炮制辅料的质量标准;建立80~100种体现饮片炮制特色的质量标准;建成中药饮片整体性及专属性的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饮片品种为《中国药典》收载和临床常用的;项目牵头单位具有雄厚的工作基础;鼓励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企业承担课题并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4.3.2 中药饮片区域性、智能化生产模式的建立
研究内容: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从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变革目前饮片生产模式,实现中药饮片生产的现代化。研制规范化及过程控制智能化的饮片生产线,和可移动的产地加工饮片装备,从而构建专业化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推动饮片产业的快速发展。
考核指标:选择5~6个原料药材资源丰富并具有地区特色的道地产区,各建立3~5条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线,且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并初步搭建规模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饮片生产基地,向医疗单位提供优质饮片。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3.3 特色炮制方法的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不足,工艺装备落后等问题,重点针对炙法、药汁炙、发酵,焖煅,九蒸九晒等传统特色炮制技术,选择合适的代表性品种,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方法,开展特色炮制工艺现代化及机理研究,初步阐释传统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开展符合传统炮制技术工业化生产特点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质量追溯技术,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和配套设备,推动特色炮制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考核指标:完成至少15种炮制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及工业化设备研制,每种技术考察2~3个品种,并评价工业化设备与传统手工加工机理的一致性,设备高效性,生产连续性、工艺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建立饮片符合传统质量的判别标准。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3.4中成药整体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以中成药大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中成药组合质量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建立多指标整体质量控制技术,改变单纯以“有效成分”等指标建立中药质控标准的模式,建立中成药中贵细药、毒性或有毒药的质量控制技术,探索生物效应指标和活性自检色谱分离系统用于控制中药质量的技术;探索指纹图谱、中药“溶出度”、DNA身份证等评价中药批间质量一致性技术。
考核指标:制定20~30种中成药大品种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20~30种中成药品种中贵细药、毒性或有毒药的质量控制技术;完成中成药批间质量一致性评价、多指标整体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5中医诊断与数据采集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5.1智能化脉诊仪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开发系列新型智能化脉诊仪等中医诊断设备,重点研究其信息采集、识别、处理与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标准规范,建立典型疾病或重大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及相应脉诊病例库,构建基于新型智能化脉诊仪的现代化中医诊断体系和平台,实现脉诊等的工程化、智能化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
考核指标:完成新型智能化脉诊仪等中医诊断设备新产品研发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建立基于中医脉诊等的疾病诊断技术平台,形成中医脉诊设备及其信息采集、识别与处理分析的行业标准规范,建立不少于5万例的脉诊信息与其相应的病例资料数据库,形成脉诊等现代工程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4.5.2家庭或个人用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以研发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中医健康检测、监测数据采集设备为目的,开展便携式自动化、智能化中医健康数据采集关键技术方法研究,研制家庭或个人用的移动便携式、可穿戴中医健康数据采集产品核心部件和整机设备。
考核指标:研发3~5项便携式中医健康数据采集设备,申报2~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获得3~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产品要取得食药监部门认可的第三方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检测报告,完成注册前的临床验证。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3项
相关说明: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开展了中医健康数据采集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要求各课题组具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工程技术人员。原则上由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牵头或参与的企业必须具有生产、研发中医诊疗设备的背景,拥有与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4.6中医治疗、康复与保健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6.1中医康复评定与治疗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围绕慢性病、老年人和功能障碍者的康复需求,开展中医康复评定与治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发中医康复功能评定及治疗、中医康复智能化养老、传统运动管理、中医健康监测和可穿戴式终端智能设备,以及可监控健康风险、评估功能状态水平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辅助器具。
考核指标:研发6~8项中医康复设备的平台、样机, 获得3~4项医疗器械注册证,获得4~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 2~4项软件著作权。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开展了中医康复设备研发与健康数据采集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要求各课题组具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产学研结合,牵头或参与的单位必须具有生产、研发中医诊疗设备的背景,拥有与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5 中医药国际化
5.2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
5.2.1中药国际标准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有广阔国际市场前景的10个中成药大品种,按欧盟传统药物注册的要求开展质量标准的系统研究,为在欧盟或其成员国获得传统药物注册提供支撑。按美国或欧洲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和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开展一批常用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推动相关标准被国际主流药典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
考核指标:制定10个拟在欧盟注册的中成药大品种的质量标准,达到欧盟或其成员国完成传统药物注册的相关技术要求;建立100种常用中药的整体质量标准,其中50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
6.2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常见病研究
6.2.1藏医、蒙医、维医等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研究
研究内容:优选藏医药防治肝硬化腹水、脑中风后遗症,蒙医药防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病,维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乳腺癌、胃食管反流病,傣医药、壮医药、哈萨克医药、彝医药等民族医药防治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开展病机与病期、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特色技术与制剂、诊疗指南制定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民族医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的规范诊疗方案、特色诊疗技术;开展民族医药防治上述重大疾病经典方剂的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安全性或有效性评价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
考核指标:形成民族医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的防治方案、诊疗标准与指南、特色技术及有效制剂等服务包不少于8个;明确5~7个代表性民族药经典方剂的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并对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做出评价。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7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30家。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民族医治疗优势病种的专业临床研究队伍,以及具有民族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良好研究基础的专业队伍。
申报要求
1.本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6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2家。
2.申报单位和项目(含课题)负责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专项各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如不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则不具备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后而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责任的,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3.本专项研究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等须遵照《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
重点专项增加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聚焦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技术;开展以揭示影响人类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妊娠结局主要因素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实现遗传缺陷性疾病筛查、阻断等一批重点技术突破;建立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疾病防治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建立适宜中国人群且经济有效的生殖健康相关疾病预警、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的综合防治示范应用平台。争取全面提升我国生殖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控科技水平,为保障健康生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立项工作总体安排,按照总体设计、避免交叉的原则,在专项中增加生殖规律和生殖重大理论基础研究相关的研究方向,揭示影响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关键分子事件和规律,解析人类生殖障碍、不良妊娠发生的分子机制,发现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具体指南如下:
1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相关疾病病因学研究
1.1 排卵异常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干预
研究内容:探讨对生殖健康有重大影响且临床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深入研究疾病遗传特征及发病机理,在临床队列和疾病资源库基础上,重点研究遗传易感与环境互作的分子机制;借助模式动物进行新发现基因的功能及致病性研究并阐明具体分子机制;寻找药物治疗新靶点或新的干预途径,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建立疾病干预治疗的新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考核目标:阐明1-2种排卵障碍性疾病遗传特征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明确4-6种调控排卵障碍性疾病的分子标记物;建立或优化2-3种临床干预新途径或方案。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2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及妊娠结局关键分子事件和规律研究
2.1 原始生殖细胞的命运决定、迁移和归巢机制
研究内容:利用模式动物和体外培养系统,采用遗传学方法,大规模筛选参与生殖质形成、原始生殖细胞特化、迁移、归巢和分化调控的关键基因;解析微环境在原始生殖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原始生殖细胞分化和命运决定过程中的调控机理;深入研究性别决定的关键分子途径。
考核目标:发现 4-8 个新的调控原始生殖细胞特化、迁移、归巢和分化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调控机理;揭示微环境和表观遗传修饰在生殖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机制。
支持年限:2018-2021
拟支持项目:1-2项
2.2 生殖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分子调控
研究内容:利用超高分辨技术等先进方法,细致刻画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揭示决定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分子基础;建立体内、外减数分裂研究体系,解析减数分裂启动的分子机制,为促进体/干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改善配子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阐释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人类不孕不育的分子基础和机制,为相关生殖疾病的分子诊断、对症治疗和辅助生殖胚胎的遗传筛查,提供候选分子和靶点。
考核目标:发现 4-8 个新的减数分裂调控因子,发现2-3个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人类不育的关键候选分子,建立高效的哺乳类动物体外减数分裂体系。
支持年限:2018-2021
拟支持项目:1-2项
2.3 雌性生殖细胞发生的分子机制
2.3.1 原始卵泡库的形成、维持与激活
研究内容:利用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体系,揭示原始卵泡形成的分子机制;筛选调控原始卵泡维持和激活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分子调控网络;揭示原始卵泡库长期维持过程中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维持的分子机制;研究微环境和旁分泌在原始卵泡库维持和激活中的作用;探索原始卵泡激活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雌性生育力维持奠定理论基础。
考核指标:发现4-6个控制原始卵泡维持、激活和生殖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基因,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建立1-2种原始卵泡激活的新技术和方法。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2.3.2 雌性生殖细胞成熟的微环境影响
研究内容:研究由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相互作用调控卵母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分子机理;阐明能量代谢在卵母细胞发育和成熟中的调控作用并揭示其分子机制;探索卵巢病变对卵母细胞发育及成熟的影响。为卵母细胞发育和成熟障碍所致不孕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为建立新型的卵母细胞质量改善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考核指标:发现4-6个调控卵母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关键因子,阐明其中3-5 个因子的作用机制;建立1-2 种可以改善卵母细胞核质成熟、受精及后续发育潜能的新技术和方法。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2.4 植入前胚胎发育的调控网络
研究内容:研究早期胚胎发育的母源调控和合子调控机制;研究早期胚胎去分化和全能性维持的关键分子,揭示其调控机制;研究早期胚胎染色体倍性调节的分子机理;揭示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特征与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建立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网络,筛选4-8个调控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关键分子,揭示其分子调控机制;筛选早期胚胎全能性维持及去分化的关键分子。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2.5 母胎界面分子事件与病理妊娠
研究内容:整合模式动物平台和人类临床资源,研究引导胚胎-子宫识别的分子媒介,探究妊娠建立的标记分子及早期妊娠失败的病理机制;阐明妊娠维持过程中胚胎-胚外组织-子宫蜕膜协同分化和互作的调控路径及其与相关重要妊娠并发症的关联机制。
考核指标:阐明整个妊娠进程中母胎多层次对话的机制,揭示与之密切关联的早期妊娠失败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的分子基础,提出2-3种相关病理妊娠的精确诊治和干预靶标。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2.6 获得性性状的生殖传递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配子中DNA甲基化、染色质构象改变、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及RNA修饰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环境因素影响生殖细胞及植入前胚胎表观遗传信息,及其对后代性状的影响;探讨配子表观遗传信息的携带与传递规律,深化对配子介导的代际传递现象科学问题的理解。
考核指标:发现1-2 种配子中新型表观遗传分子载体或修饰,阐释其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及导致后代表型的分子机制;探讨获得性表观遗传信息在环境-生殖细胞/早期胚胎-体细胞之间的编码和交换规律。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2.7 分娩启动和早产机理与干预
研究内容:探讨分娩启动的调控机制,重点研究分娩启动的母胎因素和母胎之间交互对话的信号通路;从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研究自发性早产的动因;优化自发性早产的预测、预防以及治疗,完善早产儿的治疗体系。
考核指标:筛选引起分娩启动的母体性和胎源性因素,建立早产以及早产儿多中心注册研究网络,筛查自发性早产的分娩动因,明确4-6种预测自发性早产的母体外周血分子标记物;建立或优化2-3种自发性早产和早产儿临床干预新方案。
支持年限:2018-2021
拟支持项目:1-2项
2.8 神经系统异常与生殖疾病
研究内容:阐释神经系统发育及其分泌的关键激素和因子决定性腺功能、妊娠建立和维持的生理学及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生殖相关的神经系统异常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导致生殖疾病和妊娠失败的病理学机制;开发预测神经系统异常致生殖疾病的新手段。
考核指标:阐释生殖相关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发现3-5种神经系统异常导致生殖疾病的因子或新机制;建立1-3种检测神经系统异常致生殖疾病的新方法。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3 辅助生殖新技术研发,建立不孕不育防治技术平台
3.1 生殖障碍与生育力重塑
3.1.1 生殖细胞发生障碍与生育力重塑
研究内容:结合生殖障碍疾病表型和动物模型,发现生殖细胞发生、成熟关键的调节因子;揭示生殖衰老的分子机制;建立可用于临床的高效的生殖细胞发生的体内、外体系;探讨功能性生殖细胞产生的分子基础和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发现4-6个调控生殖细胞发生和衰老的关键分子,获得1-3个生殖细胞产生或再生的新技术突破。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3.1.2 生殖器官功能障碍与生育力重塑
研究内容:利用生殖障碍疾病表型和动物模型,探讨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对生育力影响的关键机制,以及基于组织再生的生育力重塑的分子基础和关键技术;探索干细胞等新技术对生殖系统损伤修复的内在机制,并搭建临床转化平台。
考核指标:发现2-3个生殖系统组织再生和修复的新技术或新方法。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3.2 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研究
3.2.1 辅助生殖的遗传安全性研究
研究内容:探索辅助生殖技术(ART)各主要环节对配子及早期胚胎基因组DNA编程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揭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易受到ART影响的基因组易感性位点及对应的分子功能;借助动物、细胞及人类样本,明确ART主要环节对子代长期基因组稳定性及子代出生缺陷与疾病等的关联性,阐明易受到ART技术产生的遗传改变所影响的主要组织器官,并分析其内在调控机制,从经典遗传学角度对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为辅助生殖技术的改善,以及已出生子代的长期健康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考核指标:明确2-3种ART主要环节对配子或早期胚胎产生的经典遗传学影响,总共包括明确染色体易感位点5-8个,关键基因5-8个;建立1-2种动物模型、1-2种细胞模型,并利用不少于1000份人类样本明确发育辅助生殖子代的经典遗传学改变与操作环节的相关性,并至少明确2种主要组织器官与ART主要环节导致遗传风险的相关性和调控机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3.2.2 辅助生殖的表观遗传安全性研究
研究内容:探索辅助生殖技术(ART)各主要环节对配子及早期胚胎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从多种表观遗传修饰的角度,明确ART操作对配子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途径和关键分子;借助动物、细胞及人类样本,阐明发育早期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子代出生缺陷、主要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异常(心、脑、肝、肺、肌肉、性腺等)以及代谢功能紊乱的相关性和调控机制,为从表观遗传角度,提出辅助生殖技术改良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考核指标:明确3-5种ART环节对配子或胚胎早期发育的至少2类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筛选影响最显著的关键分子5-8个,信号通路2-3条,阐明表观遗传对ART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建立2-3种动物模型、2-3种细胞模型,并利用不少于1000份人类样本明确发育早期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子代长期安全性的相关性及调控机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建立2-3种可推广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改良策略。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申报要求
1.原则上要求针对相应项目的研究内容进行整体申报。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4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8家。鼓励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合作申报。
2.申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专项各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如不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则不具备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后而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责任的,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3.本专项研究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等须遵照《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涉及人的伦理审查工作,均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申报本专项则视为同意本条款。